紅磡海底隧道的黃昏
Samsung S10 拍攝,加了些小味精的,不比單反名鏡差多少!😅
變了色的紫羅蘭
攝於2022-09-19 Meizu 16th 攝於2022-02-09 Samsung S10 紫羅蘭會變種(花朵改變顏色),這情況在栽植紫羅蘭是常見的,我家里的幾個品種也是會這樣,而且是在同一個盆子的花也會有不同顏色的花朵,雖然如此,它們也只是有些顏色深有些比較淺,比如上面的第二張照片,紫色跟白色的比例會有些差別,如果差別大了也同樣是紫白色。 為什麼要特別分享這個平常見的事情? 因為我家的紫羅蘭(變臉)了! 看這两張照片雖然相差7個月,而且可能不是同一盆,但是可以肯定這净紫色的還沒有在我家的這個品種里出現過。 我們再看净紫色的那盆紫羅蘭,它的花只是那叁俩朵,也不見它葉片藏著花苞,由此可見這次花期明顯是營養不良!是不是因此導致這次紫羅蘭變色?如果有這個經驗的朋友路過,希望你說說你的看法,謝謝!
Tamron 20mm f2.8 Di III OSD – 銅鑼灣
上面所有照片除了第一幅其餘的都經過Samsung media browser 作出修改,立要是在反差及及飽和度,還有就是自動調整。 我個人是比較抗拒爲照片作大幅“改動”,而“修正”還是能接受的,那麼怎樣是“改動”?“修正”又如何界定?哈哈...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呎度。 我自己的看法是“修正” 就是把拍攝照片過程中處理不完善,(包括個人調控不善或照相機功能限制)在後期加以調整、完善。 但是在“修正”的過程往往會“過火”,因為可能本來是一幅平淡無奇的照片,在“修正”過程中把色彩飽和度盡情提高便會得到色彩十分濃郁甚至繽紛的效果,自己也常「常禁不住“下重手” ,就如上面第五幅的燈籠。😅 如果大幅“改動” 我會說那是二次創作,這個説法並沒有否定它的意思,而是把該大幅“改動”照片歸類爲二次創作,而不衹是照片的類別了。 個人淺見,歡迎討論,不喜左邊有路請自便😀
Tamron 20mm f2.8 Di lll OSD M1:2 FE mount 試鏡!
Tamron 20mm f2.8 Di lll OSD M1:2 FE mount 這支鏡頭比一般的20mm 或者是24mm 都應該是頗為輕便,參考網上其它比拼結論它是一支非常高CP值的選擇,質素比之Sigma 20 1.4 DG HSM Art 固然有所及,但是知道Sigma Art 達到1公斤的重量便不再有想法了,對於Tamron 這鏡頭個人感覺也挺滿意的! 網絡上有很多比較與分享,下面是我認為比較詳細的試鏡報告:https://sonyalpha.blog/2019/12/20/tamron-20mm-f2-8-di-iii-osd-m-12-f050/ 這里分享的照片都是用了Samsung photo app...
何文田站 落山走廐
以手機拍攝很有成就感,以這一張照片爲例子,好像很容易就能拍到不錯的照片,是因為鐃頭的視角夠寬,是因為有HDR (high dynamic range) 所以照片的成功率比較高,比較討好!雖然如此,這照片還是要用手機App調整了光暗及反差才能有現在的效果。 如果以單反拍攝會有甚麼分別呢? 稍後會有例子與相片分享。
夜拍的優點
夜拍的一個優點之一便是暗黑的天空及遠景,使得前中景色更加出色!
智能電話的鏡頭焦距換算
拜讀了下面的文章,讓我對智能電話的拍攝鏡頭與數碼相機鏡頭的焦距“視角”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特此分享。 https://tieba.baidu.com/p/2964061249?prev=pb&source=a0-bpb-c6249303583-d0-e0#/postPage?tid=2964061249&postAuthorId=136781687&forumId=366368&locateConfig=%5B%5D&source=a0-bpb-c6249303583-d0-e0
綠色生活空間
照片中見到的是青翠的綠油油的植物和它後面的餐廳,在很多國家、地區這情景很是平常,可是在我居住的香港那就不能常常見到的。 香港曾經自稱“石屎森林”,由此可見如此翠綠的植物多麽難得見到,雖然經過多年來緣化,除了偏遠的郊區和後面發展的而且環境允許的住宅區域才得以有比較好綠化生活空間,而主要商業區和人口密集的住宅區那就別想了!即使有幸碰見那也就是幸運吧了!